鸽新城疫病又称为“鸽瘟”,“鸽I型副粘病毒病”,“鸽巴拉米哥病”是由新城疫病毒(Newcastle diseasevirs,NDV)引起的烈性传染病。由于新城疫引起的疾病首先发现于印度尼西亚的爪哇和英国的新城,并分离到病原,故名新城疫,被国际动物卫生组织(World Organization for Animal Health,OIE)列为对畜禽危害最大的A类动物传染病之一,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境动物一、二类传染病、寄生虫病名录》中公布的一类传染病。是我国法定预防、控制和消灭的烈性传染病之一,是影响国际间动物及其产品贸易禽类疫病。
该病至今还在世界各地流行发生。在非洲和亚洲的大部分地区以地方性流行为特征,而欧洲大多数国家曾被认为非疫区。
一、鸽新城疫病原及特点
本病原属于副粘病毒科、副粘病毒属、禽副粘病毒I型的唯一成员。病毒核酸类型属于单股RNA病毒。一般呈圆形,直径120-300纳米,有囊膜,囊膜外层呈放射状排列的空起物或称纤空,具有能刺激宿主产生抑制红细胞凝集素和病毒中抗体的抗原成分。
新城疫病毒一个重要的生物学特性是能够吸附鸡、鸭、鹅和某些哺乳动物的红细胞表面,并引起红细胞凝集,这种凝集现象能够被抗新城疫病毒的抗体所抑制,所以人们常利用这个特性进行疾病诊断、鉴定病毒、免疫抗体监测和进行流行病学调查。
新城疫病毒对酸碱性较稳定PH3-10时不被破坏。对乙醚、氯仿敏感。常用2%氢氧化钠、5%漂白粉、70%酒精在20分钟即可杀死。
二、新城疫病的流行特点
(1)易感动物种类多,多种禽类可以感染发病。如:鸡、火鸡、野鸭都有一干性易感性。其中鸡和鹌鹑最易感。传染源是发病禽类,带毒而不发病的野禽。传播途径:呼吸道和消化道水平传播,也可通过产蛋垂直传播。创伤和交配也可感染。野禽(在50个鸟目中有27个目的236种鸟可感染此病)、外寄生虫、其他动物机械传播。此病在任何季节都可发生,但以春秋两季较多。
(2)该病至今还在全世界流行发生广泛。在上世纪70多年中全世界新城疫病毒曾发生几次大流行。第一次大流行从1926年至60年代初期,在30余年中从印度尼西亚和英国传播到世界各国;第二次大流行从60年代末由中东开始,仅仅数年便由南美洲和印尼传入欧洲和美国等许多国家流行传播,这次流行与笼养鸟有着密切的关系,野鸽、欧洲赛鸽和食用鸽等家鸽已被认为是新城疫的潜在来源;第三次大流行从70年代末由中东开始至80年代中迅速在世界许多国家流行发生。这次发生与鸽子病毒的变异性有关系;第四次大流行从90年代开始在欧洲、亚洲许多国家流行发生,也造成较大的损失。
(3)病毒宿主范围在不断扩大,APMV-1病毒上个世纪20年代首次发生于鸡,60年代开始发生于鹦鹉,70年代开始发生于鸽和鹌鹑,80年代开始发现发生于驼鸟、孔雀、企鹅,90年代发现发生于鹅。鸽源APMV-1为基因V1型,它对鸡的毒力较弱或无毒力,说明鸽源副粘病毒与新城疫病毒有较大的差异。在自然情况下新城疫病毒对鹅不致病,但1997年发现的鹅源APMV-1为F基因V2型对鸡和鹅均有很高的致病性和致死率。从鸽源APMV-1和鹅源APMV-1对不同宿主的致病力有差异。值得注意的是,新城疫第二次大流行与鸽源APMV-1有关。新城疫病毒一旦在某些禽类适应后逐渐增强其毒力。
三、鸽发生新城疫病的临床症状
病鸽精神不振,体温升高,有时握住爪子感觉发热,厌食喜欢喝水,有的产软蛋或沙皮蛋,严重的产卵停止;羽毛蓬松逆立,垂头缩颈,两翅下垂,无力飞行,排乳白色或黑绿色稀便,有轻度呼吸困难,张嘴腹式呼吸。部分病鸽发生严重的呕吐,临死前口吐黄水,液体有酸臭味。没有进行免疫的鸽子死亡率高,病程短,急性24小时内死亡。
临床症状主要有两种表现形式:
(1)消化道型:急性感染后初期排绿色粪便,粪便不成型。以后病鸽逐渐腹泻拉稀,排白色粪便,呈石灰样,嗉囊积液,倒提吐酸水。
(2)神经型:有神经症状表现,出现共济失调,病鸽头颈颤抖或扭斜、后仰,伴有阵发性痉挛等神经症状,步态不稳,甚至瘫痪,常常伏地而死。
两种症状有时同时可以看到。病鸽腹泻拉稀
[1][2][3]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