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防范正确引导———农业部国家兽医师周蛟谈禽流感防控
禽流感病原的传播途径具有广泛性,所以在开放式散养家禽的地方不发病就变得相当困难。禽流感病毒在国际和国内还是会出现的,甚至变成一种常规病原。但是,禽流感消息的发布是相当严肃的问题,媒体宣传过程中的不科学报道,会造成人们的过度恐慌。
禽流感的发生也暴露了基层防疫工作中的问题,我们应进行深刻的反思。从1984年以后,我国许多乡、镇兽医部门由于精简机构而解体,而他们在指导农民防疫上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农民的散养模式已延续了几个世纪,他们在日常饲养和管理中不注意生物安全以及对病死鸡不按规定进行处理,使得一些病死鸡在没有确诊的情况下流出了疫区,这对控制疫情扩散是非常不利的。
关于国内隐患问题,我在辽宁省黑山县了解到一个情况,引起我高度的警觉。从2005年10月7日到10月26日,当地兽医一直把高致病性禽流感误诊为基因变异的新城疫,故而使禽流感在黑山县扩散。
为了让大家对禽流感有全面的认识,这里介绍一下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的病鸡所具备的典型症状和病理变化。一是病鸡精神萎靡,趾爪处脚鳞呈红色或紫红色,呼吸困难;二是头、面部和肉髯肿胀得特别严重;三是出现站立不稳,打颤等神经症状;四是将病死禽倒立后,从口腔中流出酸臭粘液:五是多脏器严重出血。最急的发病禽类可在感染H5N1后24小时内死亡率达50%以上。广大兽医工作者以及接触到禽流感的人员了解这方面的知识是非常重要的。
我们已经看到很多关于禽流感的危险信号,但不能混淆禽流感对人的危害和对禽的危害。目前,禽流感传染给人的能力还很弱,引发人类流感大流行并非迫在眉睫。我们应该保持高度警惕,但过度的惊恐也是没必要的。有资料称,单株禽流感变异为人流感病毒只是潜在危险,而不是现实危险。请大家注意,一部分人的推论和科学的结论二者是绝对不能画等号的。
一些学者扩大禽流感的危害将会导致有关部门把防控工作的重点转到大量囤积、购买人类的预防药物,而对真正需要———避免动物疫情的扩散却重视不够,投入的也不足。
德国马尔堡大学病毒系教授Kienk在上海参加有关鸟类携带病毒病的国际会议时说.我们必须关注禽流感在禽类中的暴发和发展,但这并不能成为我们歇斯底里惊慌失措的理由,这毕竟还不算是人类疾病。
养禽业在我国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其年产值有5000多亿,有8000多万人从事家禽业。禽流感使我国的养禽业已经受到了严重的冲击。一些材料统计,从2005年10月之后的2个月内,禽流感造成的损失大概是600亿元。
在这里我还想纠正大家对于广场鸽和信鸽的一些错误看法———认为它们在传播高致病性禽流感的过程中起主要作用。我们对我国的鸽子进行过禽流感方面的实验,未发现鸽子发病,并通过一系列实验认定鸽子对高致病性禽流感是不敏感的。我认为对于候鸟的监测应该以正常的心态去对待,对动物疫情采取科学、认真的分析,对病例要严格审定并制定行之有效的措施。
禽流感在全球确实是在扩散、发展。我国已经积极参加和倡导国际合作,并开展了卓有成效的防控工作。我国制定的方案是全面的,只要认真去做,我们国家对禽流感的防控将会取得好的结果。我们的兽医工作者、从事禽病防治的工作者都是最为重要的战斗力。防控人感染变异后的禽流感的根本是在于控制禽的流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