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病是由新城疫及其他副粘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病毒性传染病,具有高度接触性传染特点,常呈急性败血症经过。临诊主要特征是腹泻、神经机能紊乱、粘膜出血。
病原及其传播特点
本病原为禽副粘病毒,归属于副粘病毒科、副粘病毒属。属于RNA病毒。在电镜负染色片上,副粘病毒属显出非常多形性病毒颗粒。一般呈圆形,直径100500纳米,也常见横断面100纳米左右的不同长度的细丝。病毒颗粒表面覆有8纳米长的纤突。在禽副粘病毒的电镜照片中,可见断面18纳米的人字形核衣壳或游离或显现于瓦解的病毒颗粒上。禽类副粘病毒有9个血清型:PMV-1至PMV-9,其中PMV-1是禽类最重的病原体,PMV-2和PMV-3也能引起严重疾病。新城疫病毒即是PMV-1,它是副粘病毒属中的原型。由于PVV-1引起的疾病首次暴发于印度尼西亚的爪哇和英国的新城(1926年),故名新城疫。在副粘病毒属中,PMV-1及PMV-7与鸽有关,而且在有些地区如欧洲还存在着PMV-1的鸽变异株。鸽子是世界各地新城疫流行的潜伏来源。在欧洲有几百万只鸽子用于竞赛、展览和食用。新城疫从第三次大流行主要影响到这类鸽子(第一次大流行于1926年,第二次大流行发生于60年代末)。这次大流行于70年代末兴起于中东,鸡的表现相似于嗜神经型,但无呼吸道症状。1981年抵达欧洲,然后迅速传播到世界各地24个国家。1984年在英国,因饲料被鸽子污染,在非免疫鸡群中引起20次暴发。
国内有不少报道证明,信鸽和肉鸽均可感染发病,各种年龄的鸽均可感染。自1985年以来,我国某些口岸动检所均先后报道查出此病。此病常于从外地引进新鸽之后在鸽场发生。此病一旦传入鸽场后,来势迅猛。发病率可达80%以上,死亡率也很高。可高达90%以上,处于孵化期的种蛋感染后可全部死亡。
禽副粘病毒的抵抗力不强,容易被干燥、日光及腐败杀死。但在阴暗潮湿的、寒冷的环境中,病毒可以生存很久。在掩埋的尸体和土壤中,能生存1个月。在室温或高温条件下,存活期较短。常用的消毒药,如2%氢氧化钠溶液、3%石灰酸溶液、1%臭药水和1%来苏儿等消毒药液,3分钟内都能杀死病毒。
本病的主要传染源是病禽和带病毒禽。病鸽出现症状前24小时,分泌物和粪便中就会有大量病毒。康复禽多在症状消失后57天就停止排毒,少数禽康复后半个月,甚至23个月还排毒。本病主要是通过健康禽与病禽接触,经呼吸道和消化道感染。病禽咳嗽和喷嚏时喷出的飞沫含有很多病毒,健康禽(鸽)吸入后就可发生感染。被病毒污染的饲料、饮水、用具、运动场地都可引起健康禽(鸽)感染。病毒还可通过眼膜、泄殖腔和损伤的皮肤进入鸽体内。野鸟飞禽是可能的传播者(在50个鸟目中有27个目的236种鸟可感染此病)。接触过病禽鸽的人和猫、狗等动物,可机械地带毒传播,而且人也可感染发生结膜炎。
此病在任何季节都可发生,但以春秋两季较多。
症状及剖检变化
鸽感染新城疫后,症状不象鸡那么典型。临诊可见病鸽精神萎顿,厌食喜饮,羽毛逆立,垂头缩颈,两翅下垂,无力飞行,排乳白色或黑绿色稀便,有轻度呼吸困难。部分病鸽发生严重的呕吐,临死前口吐黄水。病程57天。60%左右的病鸽出现头颈颤抖或扭斜、后仰,阵发性痉挛等神经症状。有的步态不稳,甚至瘫痪,常常伏地而死。国内有报道从口岸引进的鸽PMV-1感染后,临诊以腹泻和神经状症状为特征。病鸽腹泻拉稀,头颈扭曲或歪斜,采食困难,双翅下垂,站立不稳,转圈运动,最后废食,极度消瘦,脱水而死。
剖检病死鸽可见肺充血、出血、水肿,腺胃或两胃交界处出现少量出血点;肠粘膜充血弥漫性出血;脑水肿,散见出血点;卵巢出血、卵黄变性,呈污绿色。少数病死鸽可见肝、脾肿胀,并散见斑点状坏死。
诊断
根据流行病学,结合临诊症状及尸体剖检变化,一般可作出初步诊断。确诊须作病原分离和览定。如可作病毒分离或血凝试验、血凝抑制试验以及血清中和试验,以证实病毒的存在。
防治
本病用抗菌治疗无效。鸽场一旦发现本病,确诊后应立即采取淘汰、隔离病鸽,环境大消毒等措施。同时采取紧急预防接种。可采用新城疫Ⅰ系苗接种,据报道可很快控制疫情。对珍贵信鸽和种鸽可采取对症治疗。
据资料报道,受PMV-1感染
[1][2]下一页